• 翟国富教授(二级)

    博士生导师

    国家部委预研专家组专家

    国家部委宇高工程联合专家组专家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电子元器件专家组顾问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电子元件协会控制继电器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电气继电器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物理及其应用国家部委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机电元件》副主编,《电工技术学报》、《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等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高可靠电器、电子装备可靠性、电磁超声无损检测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部委预研专项、国家部委民用航天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8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2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序1)、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序1)、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序1)、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排序1)。

  • 王淑娟教授(二级)

    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

    工科优势高校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评审专家

    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评审专家

    电子技术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

    研究方向: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与测试技术、密封电子元器件及电子设备多余物自动检测技术、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部委预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基础科研等项目23项。发表SCI论文17篇、EI检索论文1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主编教材4本,其中《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本获国家精品教材奖。2022年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序10),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4项,省教学成果奖5项。


  • 叶雪荣教授

    博士生导师 、电气学院院长 国家级青年人才IET FellowIEEE高级会员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政协委员、航天二院高级顾问

    研究方向:电器与电子系统可靠性评价技术、电器与电子元器件失效物理建模技术、电器与电子系统全寿命周期质量一致性稳健设计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部委预研专项、国家部委质量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1部,发表学术论文107篇。制定了我国第一项电器与电子产品质量一致性评价标准(序2)。授权发明专利53项,转化应用7项。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序2)、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序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序2)。


  • 梁慧敏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委会委员、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主任、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副主任、IEEE会员

    研究方向:永磁电器基础理论与技术、电器可靠性设计与制造技术、电器电弧与电接触理论与技术、电器产品质量一致性设计与制造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部委预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部委基础科研等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3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1项。2022年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序4)。


  • 任万滨教授

    博士生导师 、SAC/TC228全国标委会委员 、《电工材料》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IEEE会员

    研究方向:机电产品寿命预测技术、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技术、电接触理论与电接触材料先进测评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等项目14项。出版中文专著1部,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20篇,多个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刊物的审稿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已授权14项。


  • 杨文英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控制继电器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委会委员、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副主任、IEEE会员

    研究方向:高可靠电器数字建模与仿真技术、电器质量一致性稳健设计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部委预研课题、关键技术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转化8项。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序3)、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序2)。


  • 由佳欣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所副所长、IEC TC94 Expert 、TC217 委员 、IEEE会员

    研究方向:航天永磁电器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技术、机电组件产品成熟度提升技术、先进磁材电器领域应用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部委预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等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12篇,EI检索16篇,提案IEC国际标准2项、参编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项。2018年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19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年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序6)。


  • 徐乐研究员

    研究所副所长、中电元协电接插分会理事 、IEEE会员

    研究方向:电器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技术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作为负责人及参与人,完成或在研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部委预研项目、国家部委技术基础项目等,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序5),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序2),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30余篇。电子技术基础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参与人,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获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优秀一等奖1项,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1项,2022年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序8)


  • 周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委会委员 、厦门宏发联合研发中心副主任、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副主任、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副主任、IEEE会员

    研究方向:电器电弧理论与试验技术、智能化电器技术、电器电接触理论与新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部委预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质量工程、基础科研和预研课题等项目17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2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项,授权15项。2022年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序7)。


  • 李智超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

    研究方向: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金属无损评估技术、超声流量检测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省部级科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9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9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2022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


  • 邓杰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副主任、沈阳铁路信号联合研发中心副主任、IEEE会员

    研究方向:电器可靠性优化设计技术、电器应用可靠性试验评价技术、电器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健设计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部委预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质量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横向课题等项目12项。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论文7篇,EI论文12篇。申请发明专利20项,授权12项。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序5)、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序3)。

     


  • 董震教授

    博士生导师、神舟青年学者

    研究方向:电气化复杂新能源系统控制与优化、氢发电系统及变流器一体化电控集成与并网调控、先进新能源飞行器氢电动力系统设计、极端条件下氢能制储发系统安全与可靠性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入选 2024福布斯亚洲、2023 福布斯中国U30精英榜单、持国家级海外留创计划重点类项目、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项目、黑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等10余项课题,发表 IEEE Trans., Applied Energy, Automatica等国际期刊会议论文、专利、软著等120余项。创办溯驭技术,入选 2023人社部全国26家最具成长潜力留学人员创业企业,2024 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氢动力智能无人机产品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海外)金奖

  • 杨愈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机电组件试验检测技术、机电组件应用验证技术、机电组件可靠性评估技术

    主要工作经历和科研成果:从事机电组件试验检测技术工作30余年,曾任桂林航天公司实验室主任、检验处处长、装配车间主任、研发中心副主任设计师等职务。主持并完成航天各院宇航级和专项自主可控继电器和开关产品的应用验证和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工作,承担航天领域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编继电器应用验证规范、产品试验方法规范、寿命加速试验评估规范、旁路开关可靠性评估规范、宇航用电磁继电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规范等,熟悉机电组件相关的GJB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流程,熟悉CNASCMA认证,有丰富的实验室技术和管理经验,多次获得单位的科研生产先进工作者、科技创新奖等荣誉。


  • 陈岑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可靠性分委会委员、小米青年学者、IEEE会员

    研究方向:电子系统可靠性预计、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理论与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部委纵向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部委科研项目等4项课题。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8篇,累计他引3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21项。担任IEEE Trans.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ics、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等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序9)。

  • 陈昊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IEEE会员

    研究方向:电器失效物理建模及迁移学习技术、电器全寿命周期可靠性与质量一致性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部委预研课题、国家部委质量工程等项目12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1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转化应用2项。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等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2022年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序11)。


  • 梅发斌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博士后、IEEE会员

    研究方向:电器高可靠低成本优化设计技术、电器智能制造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重点科研课题等项目10项。在国内外研究领域顶级刊物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创业奖励10余项。

     


  • 张超助理研究员

    《失效分析与预防》青年编委、《海军航空大学学报》青年编委、IEEE会员

    研究方向:电接触多尺度数字建模技术、电器电接触性能测试评价技术、电器失效机理分析与寿命预测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博士后面上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等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2篇,担任IEEE Trans.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 Power Delivery、Tribology International、Wear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


  • 李策讲师

    研究所所长助理零声科技创始合伙人、董事、全国状态监测大会委员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省新锐青年企业家

    研究方向:基于电磁超声的工业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工业设备自动化检测系统(机器人)技术、新能源(风电、氢能)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重点科研课题等项目8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授权专利30获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创业奖励40余项。


  • 刘兰香助理研究员

    IEEECES会员、IEEE Trans. Consum. Electron

    研究方向:电器结构动力学与触点弹跳控制技术、电器接触系统可靠性与质量一致性技术

    主要科研成果:参与国家部委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在国内外研究领域顶级刊物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5篇(中科院TOP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黑龙江省三好学生、优秀硕士毕业论文(银奖)等国家级、省级等奖励10余项。